针灸必知的刺灸禁穴和体位

核心提示:凡不可针刺的腧穴,称禁刺穴;凡不可灸治的腧穴,称禁灸穴。两者统称为刺灸禁穴。

刺灸禁穴是针灸临床避免事故差错的根据,其意义是深远的。

时至今日,人体解剖学已对人体各部详加洞察,前人所述的刺灸禁穴,通过实践,并非皆然,故不可泥于古人。

一、禁刺穴

凡腧穴近于脏腑,或在大的血脉之上或附近,或居于特殊位置,皆属古人认为不可刺者,而定为禁刺腧穴。

如脑户、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青灵、乳中、人迎、缺盆、肩井、冲阳、云门、极泉、天池等。

考禁刺穴的实质,基本属于行刺的深浅问题。“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

“过之”即是指刺之过深。可见古人亦认识到禁刺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故举凡禁刺穴,除居特殊部位的神阙、乳中不宜针外,其它腧穴皆可进针,但务取毛刺、浮刺、沿皮刺等到浅刺法,切勿超过生理限度。

4月8日全国针刀微创尸体解剖高级研修班(郑州)←点击链接查看

二、禁灸穴

凡接近五官、前后二阴及大动脉的腧穴,均不宜用灸法施治。

如脑户、风府、哑门、五处、承光、脊中、心俞、白环俞、丝竹空、承泣、素髎、人迎、乳中、渊腋、鸠尾、经渠、天府、阴市、伏兔、地五会、膝阳关、迎香、巨髎、禾髎、地仓、少府、足通谷、天柱、头临泣、头维、攒竹、睛明、颧髎、下关、天牖、周荣、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髀关、申脉、委中、承扶等。

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近代针灸临床认为,除了睛明、素髎、人迎、委中等不宜灸外,余穴均可适当采用灸治法。

针灸养生针灸体位你知道多少?

现代中医养生,针灸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但如此,针灸也能预防治疗各种疾病。

针灸有修复组织、增强免疫、活血、镇痛等多重功效;要使针灸的种种功效得以发挥,针灸时,常用的体位选择很重要。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针刺时常用的体位。

4月8日全国针刀微创尸体解剖高级研修班(郑州)←点击链接查看

1、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2、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3、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4、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中医养生,上述就是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希望对大家针灸养生、防病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一、讲授内容:

1、液针刀微创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治疗思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配合临床病例操作,让您亲眼见证液针刀疗法立竿见影的疗效!

2、液针刀的基础理论:重点讲授常见疾病的解剖体表定位,彻底掌握进针点深层结构,让学员胸有成竹的在穴位上操作。不管您是搞针灸或各种微创医学的医务人员,让您庖丁解牛般的熟练运用针灸及针刀临床治疗。

3、传授三氧绿色疗法:在疼痛科、皮肤科、内科、妇科、男科的最新应用。三氧绿色疗法主治;颈肩腰腿疼、顽固性皮肤病、胃肠炎、顽固性妇科病(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男科病(前列腺炎、阳痿、性功能障碍等)、感冒、脚气等各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4、三维正骨手法:现场演示治疗长短腿、颈椎病、骨盆倾斜等。现场演示液针刀治疗颈椎病、富贵包,见证神奇疗效!

5、中医火针特色疗法:主要传授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治病机理、进针方法、独特的针刺技巧,火针治疗颈肩腰腿疼、美容祛痣祛斑、四肢关节寒痹疼痛、带状疱疹、痛经、闭经、乳腺炎等顽症。

6、传授八髎穴独家火针技巧:独特的进针手法、独特的进针技巧,让您耳目一新,茅塞顿开!主治:女性慢性盆腔炎、宫冷不孕、夜尿频多、子宫肌瘤、痛经、闭经、卵巢囊肿等。男性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等。

二、上课地址和上课时间:

上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oxinkeji.net/byjc/11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