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骨骼、关节、毛发和皮肤病变
内容来源:《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
作者:SunandaV.Kane
主译:曹倩
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重要提示:本文作者为美国医生,文中提到的药物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信息仅供参考,不可直接用于指导治疗。药物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信息,应遵循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的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内容回顾: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一):眼部、肝脏和肾脏病变
当消化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例如患炎症性肠病,疾病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出现在身体的每个部位。
一、IBD相关骨骼病变
骨质疏松症通常是一种老年疾病,它表现为骨质变得异常疏松且脆。
骨质疏松症会增加患者腕骨、肋骨、脊椎骨和髋骨发生骨折的风险。一般不足以伤及骨骼的轻伤,也可能使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
软骨病也能导致骨折,但软骨病与骨质疏松症或者骨质减少症不同。软骨病是指骨骼因为营养不良而强度降低,不是因为钙的流失而变得疏松。
如果找到病因并加以治疗,那么软骨病是可以治好的。
在美国人中,骨质疏松症患者有万人以上,每年要发生万例由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另外,有万美国人处于骨质疏松的早期阶段,即骨质减少阶段。
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患者,尤其是克罗恩病患者,骨质减少并最终发展成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高。
据估算,1/7的克罗恩病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近半数克罗恩病患者处于骨质减少阶段。
普通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包括老年、女性、低体重指数,这也是炎症性肠病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预测因子。
炎症性肠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部分原因如下:
1.泼尼松之类的糖皮质激素,会严重影响骨代谢。
事实上,在使用激素的最初几个月内,骨密度就会降低并且骨折风险增加。即使服用低剂量的泼尼松(5毫克/天),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2.免疫调制剂,如环孢素和甲氨蝶呤,会使骨密度轻微减小。
3.炎症性肠病,尤其克罗恩病,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
有些新确诊的患者,还未使用激素治疗就出现了骨密度低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炎症产生的蛋白质会影响骨骼形成并加速骨质流失。
4.病变累及小肠或切除过小肠的克罗恩病患者,对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能力会降低,而钙和维生素D是健康骨骼所必需的。
5.许多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偏低。身材瘦小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6.吸烟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许多克罗恩病患者有吸烟史。
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比一般人高15%-45%,尤其是在髋骨、脊椎骨、腕骨和肋骨部位。
大多数(但并非全部)研究表明,克罗恩病患者的骨折风险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稍微高一些。
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绝经后的妇女、体重指数偏低的人以及接受过激素治疗的人是发生骨折的高危人群。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重度吸烟史、接受激素治疗3个月以上或曾发生过骨折。
为监测这种风险,可以使用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DEXA)来测量骨密度。
DEXA扫描的结果通常以T值给出。T值代表骨密度与普通人群骨密度的差异程度。
T值介于-1.0和-2.5之间为骨质减少,低于-2.5为骨质疏松症。
建议患者和医生一起找到合适的方法,来降低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降低骨折发生的可能性。
建议征求医生的意见,以确定以下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1.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日常体育活动和戒烟。
2.每天摄入至少毫克钙,可以通过乳制品、服用碳酸钙或柠檬酸钙等方式进行补充。
3.每天摄入~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已经缺乏维生素D,那么可能需要摄入更大剂的维生素D。
4.如果病情靠使用激素来维持缓解,那么应该与医生讨论一下是否能使用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和生物制剂等药物,作为激素的替代物来控制病情。
5.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患者来说,性激素替代疗法有助于防止骨密度降低,但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6.骨钙从骨中流失引起骨质疏松,二磷酸盐可以阻止骨质疏松。口服的二磷酸盐有两种:阿伦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可以每天或每周服用。
这两种药物可以增加脊椎骨和颈骨的骨密度,降低绝经期之后骨质疏松症或激素引起的脊椎和髋关节骨折的风险。
此外,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可以使用利塞膦酸钠以防止骨质流失。然而,这类药物偶尔会有胃肠道副作用,比如食管炎。因此,可能需要尝试别的治疗方法。
对于不能耐受二磷酸盐口服配方的患者,可采取静脉给药。帕米膦酸二钠每3~6个月给药一次。另一种静脉用药唑来膦酸,每年给药一次。
降钙素是骨骼健康至为重要的激素,可在鲑鱼身上提取。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可以有效改善骨密度,降低低位腰椎骨折的风险,对于绝经5年以上的妇女尤其有效。
总之,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是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目标。
二、IBD关节病变
肠道不好也会累及关节,炎症性肠病患者关节出现的疼痛被称为关节痛。
这种关节痛与关节炎不同:关节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造成关节损伤,而伴随炎症性肠病的关节痛则不会造成关节损伤。
这种关节痛可出现在全身各个部位的大小关节上: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并且疼痛通常与炎症性肠病的活动程度平行。
这种疼痛可以从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所以可能踝关节的疼痛慢慢好转了,下一次复发时髋关节又痛了起来。
关节痛也会发生在激素撤退过程中,但这种疼痛只在激素减量过程中持续几天。硫唑嘌呤也可引起关节痛;停药后,疼痛随之消失。
治疗肠道炎症的药物对关节痛也有治疗作用,有些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抗-TNFα药物)可在控制肠道炎症的同时,缓解关节疼痛。
破坏关节和骨头的关节疾病有两种,即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是背部和臀部(大关节)的疾病,会引起臀部和背部疼痛,X线检查可见异常。
这些关节炎有自己的病程,与肠道炎症并不平行。可使用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类似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时患者同时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但通常这种并发症并不是关节痛的原因。
除了导致骨质疏松症外,使用激素也会损伤关节。
激素会引起缺血性骨坏死(Avascularnecrosis,AVN),即供应骨中心的营养血管坏死。这会引起关节疼痛并最终破坏关节。
三、IBD相关毛发、牙齿和指甲病变
毛发和指甲是身体最后获得营养的部分。因此生病以后,这些部分很快会变得不健康。
缺铁,或严重复发的滞后反应(甚至可以在复发被控制住几个月之后发生)所造成的压力、持续的活动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头发稀疏或者脱发。
可引起脱发的药物包括激素、大剂量的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
健康的指甲取决于良好的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以及活动性疾病会使指甲生长缓慢、变脆、易损、变色。
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因牙龈持续发炎、营养不良、使用激素等,而患有牙龈、牙齿疾病且口腔卫生不良。
这些也是吸烟的副作用。慢性呕吐会导致牙齿因与过多的胃酸接触而被酸蚀破坏。
四、IBD相关皮肤病变
与炎症性肠病有关的皮疹通常有两种,即结节性红斑和坏疽性脓皮病。
1.结节性红斑:会引起疼痛,通常在小腿和脚踝出现红色结节。
约15%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患有结节性红斑。除炎症性肠病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并发这种病。
结节性红斑甚至可以发生在炎症性肠病症状出现之前,这种皮肤病与消化道炎症的活动程度相平行。肠道炎症得到治疗后,皮肤病也会得到改善。
结节性红斑开始时看起来就像一块瘀斑,然后会变得更红、更痛,有时会痛到难以行走。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医生一般不需要活检就可以做出诊断。
有时候,结节性红斑会与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Sweet综合征)混淆。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另外一种皮肤病,其特征主要是上身出现发痒的隆起性红斑,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较罕见,但往往与肠道病变活动平行,且治疗方法也相同。
2.坏疽性脓皮病:约5%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患有这种病。它通常会影响腿部,但也可能发生在手臂或者皮肤的开口周围(造口)。
我们还不淸楚为什么炎症性肠病患者会更容易得坏疽性脓皮病。
它开始是一个小包,看起来像被虫子咬过一样,但会越长越大,特別是在被抓过以后,且越抓会肿得越大;时间久了,皮肿会变成溃疡状四陷,非常痛。
对皮肤破损处做任何操作,比如活检,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这种皮肤病有自己的病程,与肠道炎症不平行。
如果不治疗,它将持续恶化,并会形成多个溃疡。如果在皮肤破损很小时及时治疗,那么用些皮肤软膏的处方药就能根治(如他克莫司)。
否则,还要使用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如激素、硫唑嘌呤、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等。溃疡愈合后,通常会留下瘢痕。
某些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会影响皮肤。例如激素可使皮肤变薄,导致皮肤容易出现瘀斑和难看的萎缩纹。使用激素也会导致或加重痤疮。
甲氨蝶呤的使用可能造成与结节性红斑相似的皮肤结节。虽然这非常罕见,但是如果在使用甲氨蝶呤时发现皮肤有变化,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停用甲氨蝶呤后,这些结节最终会消失,但医生需要确定如何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声明:本文已获得浙江大学出版社授权转载,原文版权归浙江大学出版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在线了解或购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