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71121/5863569.html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

作者:张萍审核:芦军萍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反应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除了常见的肠内表现(如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肠腔内溃疡等)和全身症状(发热、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外,还可伴发肠外表现,有些肠外表现可在肠内症状之前出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外表现的发病率高达20%~50%。

1、肌肉骨骼表现关节症状是炎症性肠病常见的肠外表现,主要有外周关节炎、中央性关节炎、孤立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软骨病等。外周关节炎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发病率为5%~10%,在克罗恩病(CD)患者中发病率为10%~20%。炎症性肠病患者还有可能合并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有时无症状)。2、口腔黏膜病变

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以口腔黏膜病变为首发症状,包括阿弗他溃疡、增殖性化脓性口腔炎、牙龈炎、唇炎等。其中口腔阿弗他溃疡最常见,至少有10%的UC患者和20%~30%的CD患者会发生口腔阿弗他溃疡,且随着IBD病情的缓解而缓解。

3、皮肤表现

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以结节性红斑和坏疽性脓皮病最为常见,也可合并银屑病和Sweet综合征。结节性红斑是IBD中最常见的皮肤表现,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可达15%,女性多于男性。结节性红斑多见于小腿伸侧,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的紫红色结节,可有进行性疼痛,一般没有溃疡形成,预后较好。坏疽性脓皮病多见于下肢,表现为无菌性脓肿,可有不规则的痛性溃疡形成,并有清晰的边界线,周围脓液渗出,易继发感染,导致脓毒血症危及生命。坏疽性脓皮病可以发生在全身皮肤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下肢。

4、眼部表现

眼部表现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5%,包括表层巩膜炎、前葡萄膜炎、结膜炎、虹膜炎。其临床表现多样,如视物模糊、眼部烧灼感、疼痛或痒感、畏光、充血、视敏度下降等。

5、肝胆表现

常见的肝胆表现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结石、脂肪肝以及IgG4相关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的肝胆表现主要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其典型特征为肝内外胆管的渐进性炎性反应、闭塞性纤维化,最终可导致肝硬化,诊断主要依靠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克罗恩病患者经常合并有胆结石,主要是由于回肠末端炎症导致吸收不良所致。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这些表现一般与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相关,一旦炎症性肠病获得缓解,这些症状将会好转。

6、胰腺炎

有时很难区分急性胰腺炎是炎症性的肠病肠外表现还是由于药物导致,因为很多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如水杨酸盐类药物、硫嘌呤等)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药物诱发的胰腺炎一般发生在药物治疗1周以内,病情较轻,在停药后可缓解。炎症性肠病患者自发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在1%~1.5%,这种急性胰腺炎是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之一。

7、呼吸系统表现

最常见的呼吸系统表现为哮喘,其次为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呼吸系统表现多种多样,有小或大气道功能失调,也有气道阻塞、间质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的症状一般与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相关。

8、血栓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静脉血栓形成比动脉栓塞更多见。通过比较IBD与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现IBD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3.6倍。血栓发生部位无特异性,动静脉均可累及,静脉血栓更为多见,常见于腹腔、下肢和颅内。

综上,IB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不仅是局限于肠道,几乎全身各个器官都有可能被累及,肠外表现亦可多种多样,且可先于肠道表现出现。炎症性肠病多样的肠外表现导致炎症性肠病的诊断错综复杂,由于诊断不及时而延误治疗,只有对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减少误诊和漏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oxinkeji.net/byzz/9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