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的叙事节奏舒缓,亦如一首循序

《死亡诗社》的叙事节奏舒缓,亦如一首循序渐进,充满深意的诗歌

首先,我想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电影,引人去追寻精神层面的生命意义。

故事发展到Keating在课堂上激励Anderson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个情节竟让我感到亲切。小时候每当老师上课提问,我总害怕老师点到我。因为当被老师点到起立时,我总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仿佛刺卡在喉咙。我记得头几次被点到,老师见我全无反应,便饶过我换下一个学生。

但记忆中依旧清晰的那一天,老师没有让我逃过去,而是让我站在那,全班等着我,老师说,等到我开口为止。电影的剧情仍在发展,Keating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明显的正面影响,于是看着这部电影,我想这是一部喜剧的教育片。

其次,Neil和Keating都是权威的抗争者。站在桌子上本身就是对抗权威的行为艺术。在权威的统治下对权威妥协服从固然能获得权威的赏赐,有时候对抗权威就是片名《DeadPoetsSociety》的Dead(死亡)。

但是,有时候也要“Toindeedbeagod!”。中国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外加上社会制度原因,对于自我和权威的关系没有太明晰的认识,满足老师、满足父母、满足一切大人,但是又什么时候成为自己,为自己而活呢。

再者Neating老师的到来,给这些学生带来了生气,让原本备受压抑的学生们受到鼓舞。Neating独特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Carpediem(抓住时间),寻找zi。

他让学生们称呼他为Captain;他教学生们质疑教科书上的内容,撕掉书上的Excrement;他让学生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问题,教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在他的鼓舞下,Neil带领一些同学重建死亡诗社,成员们开始放飞自我,追寻自己的所爱。Knox勇敢地像喜欢的女孩示爱,最后得到了她的青睐。

Todd在他的鼓励下作出了一首好诗,增添了自信;而Neil则踏出了自己表演梦想的第一步。就这样,虽然在学校、家长的双重夹击下,影片仍然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死亡诗社的成员脸上都充满着笑容。

NeilPerry是一位好学生,科科成绩都是A,一位好孩子,对自己的父母言听计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却选择了轻生,让人开始怒视这个黑暗的社会,Neil有演员的天分,他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让他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但是父亲却始终坚持让他去哈佛上学然后成为一名医生,协调无解,父母迫使他转学,让他放弃梦想。Neil在这双重矛盾下选择对自己开了冷兵器,让人感到惋惜,却又让人觉得不可避免。

而Keating老师是当时黑暗社会的一缕光,有着高远的眼光,主动帮助学生解放个性,鼓励他们创造,在当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位好老师,但是在当时,他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也决定了他的结局:被解雇,从此社会上少了一位斗争者。

一个方面,他的失败是注定的,一个人永远无法与一个社会斗争到底,这个很真实,但是另一方面,当死亡诗社的同学以“我的船长”向他道别时,我也看到了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他们的心里已经有了斗争的意志,一个人倒下还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这样的情节设定恰到好处,不过分消沉,也不过分积极给人警醒,也让人看到改变这个制度的希望,对此,我只能拍手称赞。

最后,居中的Neil临死前恋恋不舍的抚摸那个花环,很触动我,你可以感受到那份强烈的爱,你看他第一次欣喜若狂向安德烈诉说找到了想做的事,那份欣喜仿佛让他的生命获得了新生。演员就是Neil的梦,演员就是Neil的生命。

当他父母掐断了他演员的梦的时候同时也掐断了他的生命。当掐断他的演员梦的时候,他的生命已经枯萎了。当他做出所有的抗争都是徒劳时,他的生命亦因此失去了光彩。Neil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不向命运的枷锁低头。我佩服他,我没有那种勇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oxinkeji.net/byzz/13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