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545.html
刚过去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中国”。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中国睡眠研究会根据疫情做了一项调查,于3月14日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根据“白皮书”的调查显示,在疫情期间,人们整个生物节律后移了,晚睡晚起成为常态,半数人熬夜到凌晨,在睡眠时长急速上升的同时,睡眠质量反而下降了。
市三医精神科医生介绍,“生物钟”被打乱,可能会导致或加剧各种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紊乱等疾病的病情。良好睡眠和“生物钟”能帮助健康的人群,获得更好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现疫情逐步被控制,普遍复工复产,市民也需要建立起新的的生活规律,形成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包括足够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质量、规律的睡眠。因此,首先要做的是从自身改善做起,形成规律的作息,按时睡觉起床,不因睡不着而整天想着休息躺在床上,也不要长时间过度睡眠。
“统计一下你在最近两个星期,最早和最晚的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上床/起床时间变动小于两小时,周间周末没差异则为规律的睡眠;起床变动时间大于两小时则作息不规律。”医生介绍,这是一个简单判断作息时间是否规律的方式。尽管这段时间特殊,居家时间较多,但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健康饮食,不暴饮暴食,在睡觉前少看手机,不看令人过度悲伤或者兴奋的消息。除此之外,也可从睡眠环境入手,调整卧室灯光、改善卧室睡眠氛围。
一般来说,如果睡眠障碍持续超过1周以上,无法通过休息和作息调整等方法改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拖延时间越长,重建睡眠周期的难度就越大,并且还容易影响到身体的免疫力。如失眠的背后还存在着抑郁、焦虑等情绪,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可能出现更严重后果,一定要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