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www.txbyjgh.com/axhd/m/2034.html记者张夫稳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有人悠哉游哉,有人则在“战场”奋力拼搏。10月3日,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里,值班的主治医师侯险峰和同事们时刻绷紧着每一根弦,坚守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工作中没有假期概念”“滴、滴、滴······”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里,两名病人静静躺在病床上,一台台监护设备正常运行着,仪器有节奏地发出警报声,值班医护人员来回穿梭,频频查看,脚步匆匆。这间有着6张病床的特殊病房里,和往常一样,安静而又忙碌,“过节”的欢快氛围被一道隔离门隔离在外。早7点30分,主治医师侯险峰准时出现在病房里,交接班、查房、了解病患的病情变化……“ICU”医院里的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危重、瞬息万变,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在患者病床旁密切观察。医护人员不但要负责病人的治疗,还要24小时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在“ICU”,忙碌和争分夺秒是工作常态。“我们只有上班、下班,没有节假日,在我们的工作中没有假期概念。”侯险峰说,全身心投入为患者治疗、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无论白天黑夜,他和同事们轮番奋战在病区,只为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时刻准备好抢救病人”3日8:40许,侯险峰和来自济医附院的带教专家查看了患者冯某的情况,告诉他可以转回普通病房时,患者脸上露出笑意,努力从嗓子里挤出两个微弱的“谢”字,病房里荡起一丝暖意。隔离门外,患者的一众家属翘首期待。9月29日,医院康复科72岁的患者冯某突然癫痫发作、肢体抽搐,随即转入“ICU”治疗,科室讨论后,为其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经过抗癫痫和对症治疗,成功控制住患者的抽搐,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在精心护理下逐渐恢复。“危重病人的康复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她们其实更辛苦!”侯险峰说。在重症监护室,值班护士们24小时不间断守护,监护、各种治疗、护理,不时盯着监护仪上不停闪烁的数字,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肢体温度、腹部体征、引流情况……每一个预示病情恶化的情况都要通过护士的眼睛被发现,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9月30日8时至10月1日8时,是侯险峰医生的上一个班。10月1日凌晨56分,“ICU”里一名85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突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值班护士第一时间发现,侯险峰和同事们通力协作抢救,3分钟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我们是离死神最近的生命守护者,必须随时待命,分秒必争,时刻准备好抢救病人,与死神赛跑。”侯险峰说,每次跑赢后,自己倍感自豪。“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查房、写病历、家属谈话、患者转普通病房、科室会诊……上午的采访“见缝插针”,断断续续。3日11:45,侯险峰接到通知,一名急性脑梗患者正在转入“ICU”,“抱歉,我得去忙了。”今年40出头的侯险峰医学院毕业后,医院工作了几年,年4月返乡,入职医院,在急诊科工作,3年前调入重症医学科。10多年的急重病人救治历练,精进了专业技能,也练就了临危不乱的本领,危急时刻也能保持冷静处理。医院的“ICU”现有4名本院医生、3名来自济医附院的带教专家、9名护士,“医护人员整体有些吃紧。”侯险峰笑言,进入“ICU”后,自己除了工作,几乎没有生活,节假日更是“奢望”,“对象在妇幼保健院上班,我们基本顾不上家,三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相互陪伴。”无论是急诊科,还是重症医学科,对侯险峰来说,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已是家常便饭,医院忙碌的工作。“工作很累、很辛苦,但看到患者康复出院,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当日16:50许,侯险峰给记者匆匆打来电话,长话短说,“经过20多分钟治疗,急性脑梗患者溶栓成功。今天一直忙到现在,抽空给你回个电话。”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