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态律动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感受

传统音乐课堂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导致学生失去音乐学习的兴趣,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的同时,引入体态律动法,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思维的创新。这种方法通过对人类面对音乐的节奏感进行应用,实现将学生的听觉与感觉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表演动作,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综合素养。

1音乐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的作用

1.1为学生展现更全面的音乐情绪

通过体态律动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以此来达到与音乐情绪相融合的境界,即身临其境。这样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例如在进行《百鸟朝凤》音乐赏析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表演,教师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升华对曲目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认真观看,并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理解出现偏差的地方及时进行引导。通过体态律动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此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且处于活跃好动的年龄段。学生更喜欢有趣的互动,而不是死板的听讲。结合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应用体态律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

1.2促进学生表现欲的生成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音乐课堂以“老师教,学生唱”为主,这种教法非常死板,并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的音节训练,但是缺乏对学生天性的解放,达不到最有效的教学目的。通过体态律动的应用,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表现欲。例如在歌曲《大鹿》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然后选几名同学扮演大鹿和兔子,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将歌曲中的内容进行形象的表达,在学生表演结束后,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鼓励。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走进且曲目,完成本节课的授课内容,还能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进行对音乐的学习。

1.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在对音乐进行欣赏时,通过体态律动的应用让你学生应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感情。例如当学生听见高音时可以舒展上肢向上伸直,当听到中音时,可以缓慢放下上肢抬平至与肩同高,当听到低音时双臂自然下垂。通过对节奏和高低音的感知,来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歌曲《小猫钓鱼》时,首先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到小猫找不到鱼儿时候的失落心情,并且可以通过动作表达出来。在听到第二段小猫成功钓到鱼儿时的喜悦时,让学生通过言语和动作进行描述。在这一首歌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变动,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知,来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变化。体态律动就能够很好的应用这一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歌曲中所出现的情景进行模仿,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体态律动的具体应用过程

2.1认识音调

在音乐学习中,音调和节奏都是至关重要的。作曲家通常会通过音调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让学生标识音调的高低。例如当学生通过拍手的方式来表达所听到的音调的强懦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肢体动作应当与歌曲的音调同步。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学习来强化学生对音调的认识。

2.2体会音乐的节奏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节奏,要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快慢,就应当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对体态律动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进行认识。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鲜明的舞曲,让学生跟着节奏进行即兴表演。教师对学生表演内容进行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的指挥应当是干脆利落的,通过教师的表现来引导学生感受军人令行禁止的作风、以及坚韧不拔的思想态度,并以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以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本能

在播放音乐时,有些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进行动作,这就是学生的音乐本能。体态律动的应用就是结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动作中记住歌词从而完成演唱。例如当学生进行音乐赏析时,可能会通过相同的动作来记住类似的曲目片段,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例如在教学《小雨沙沙》歌曲时,当学生听到“沙沙沙——”时,可能会做出模仿下雨的动作。这些动作可能看似毫无关联,但在学生心中就生成了一种定向思维。通过体态律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结束语

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进行交流,以肢体语言和器官感受实现对音乐感情的感知,不断深化小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应用弥补了传统课堂中的不足,提高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oxinkeji.net/byxm/14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