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南网
“别出门!你的鸡我来养!”
几天前,陈埭镇海尾村第三网格志愿者看到辖区一位老婆婆出门喂鸡,赶紧上前阻止,并自告奋勇地跑进鸡舍,担起了喂鸡的任务。
“只要你不出门,我们什么都能帮。”在晋江的疫情防控中,从市镇村到一线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公安民警及志愿者,第一时间“快节奏”地动起来,让生活物资管够,让运转配送到位,让用药就医有保障,让特殊人群需求有着落,全力以赴保障着居民的“慢生活”。
“粮草先行”保供应
清晨6点多,力豪配送仓库里已是一派繁忙。各种新鲜的肉类和蔬果,一一打包后正等待装车配送。一袋袋物资都是居民订购的“保供套餐”。
“1斤肉、1斤油麦菜、一颗白菜、一大颗花菜、10个鸡蛋、6根茄子,还有姜蒜等配菜,只要50元,种类齐全又新鲜。”昨天中午12点,位于池店的泉商公馆5号楼刘女士整理好刚收到的菜,拍照发到业主群。
这些菜,是刘女士前一天在“爱晋江美好生活平台”惠民保供专区购买的“保供套餐”。前一天下午5点前订购,隔天12点一线志愿者就送货上门了。
上述“保供套餐”面向陈埭镇、池店镇等区域开放,上线三天,已预订份。
只有市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货足价稳,足不出户、人不出区的管控措施才能落实到位。疫情发生以来,晋江确定47家重点保供单位,11家大型商超及5家生鲜电商企业实行无接触配送,制定44种生活必需品标准化套餐,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昨日下午1时,一辆大货车驶进陈埭镇桂林村,英林镇支援的箱泡面、箱面包、件香肠等生活物资及5万个N95口罩、件防护服、件隔离衣等防疫物资送抵。
连续两个晚上,桂林村村民及来晋务工人员都收到了来自英林镇的爱心物资。“昨天收到一箱泡面、一箱小面包、两包香肠,今天再次收到一箱泡面。特别感谢英林的厚爱!”网格群里,道谢的信息再次刷屏。
另一边,内坑镇赴陈埭镇横坂村工作专班组织筹集的首批份已分拣分装的生活物资“保供套餐”也已抵达。在晋江开展“爱心接力同心抗疫”新晋江人关爱行动的基础上,11个驰援陈埭的镇街,第一时间筹集物资,为封控区群众做足生活物资保障。
“开开门,我们给你送菜来啦!”3月30日,居住在池店镇仕春村的新晋江人先运正拿着手机线上选购时,听到志愿者的敲门声。
先运一开门,眼前的志愿者拎着装有牛奶、泡面的“爱心包”和一篮子蔬菜,让他喜出望外。原来,“爱心包”是晋江政府准备的物资,蔬菜则是村里爱心人士购买赠送的。
“很暖心也很感动,来晋江8年了,经常能感受到晋江对我们的关心。”先运连连道谢。
从政府的“保供套餐”“关爱行动”,到市民群众的爱心捐赠,晋江备足“粮草”,全力战“疫”。
跑腿小分队直达“最后一米”
又一批民生物资运到了陈埭海尾村。
一趟趟搬运、一份份送入群众家中……昨日中午12时,海尾村第三网格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忙碌起来。
海尾村第三网格突击队队长刘铮铭介绍,该网格共有人,其中新晋江人人。每次分发物资,队员和志愿者们都会按此前排摸的情况,分组入户,将生活物资送到每一个群众手上。
3月30日,4辆装满物资的货车从深沪镇柳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出发。3个网格、7支小分队,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平安志愿者等齐上阵,为每户均送去10斤米、10斤蔬菜、30个口罩。
为群众提供代买物资、送货上门等服务,也发生在内坑镇砌坑村。疫情管控期间,该村两委、网格员、党员义工成为回应村民需求的“第一站”。砌坑村常务副主任尤汀水说,目前,村两委、网格员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村民如果有就医、购药等需求,可以随时打电话,村里会第一时间安排。
群众收到物资,才是打通生活物资配送的“最后一米”。在生活物资派送上,晋江第一时间组建村(社区)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