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734.html
大家周六好呀!
本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受不了吃饭吧唧嘴,可能是“恐音症”
最危险的自杀时间是“周一凌晨”
情绪调节差,可能会代代相传
近半躁郁症患者不愿意吃药,为什么?
心理疗法减肥的科学依据
看完记得去留言区与我们唠唠!
为什么有人受不了吃饭吧唧嘴的声音?
吃饭吧唧嘴、呼吸声特别重,你就会特别讨厌?
——你可能是6%-20%患有“恐音症(misophonia)”的人之一。
《TheJournalofNeuro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些人由于大脑中的“超敏感连接性”,对与嘴巴运动有关的声音特别敏感,这种症状被称为“恐音症”。
图/Medium
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招募了7名有“恐音症”(他们在“恐音症”量表上得分较高,对呼吸、进食、咀嚼的声音很敏感)的参与者,和20名普通人参与者,让他们收听一系列的声音,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获得他们脑部的功能核磁共振图像。
研究表明:
不管是听到中性的声音,还是呼吸、进食、咀嚼等触发音,“恐音症”患者和普通人大脑中的听觉皮层反应均类似;
在听到呼吸、进食、咀嚼等触发音时,“恐音症”患者的听觉皮层和口面运动皮层(大脑中控制嘴巴和喉咙运动的脑区)之间的连接性,明显超过普通人。中性的触发音,则没有引起“恐音症”患者这两个脑区更强的连接性。
研究员Kumar博士说:“恐音症患者负责听觉和运动的大脑区域之间存在异常交流,这导致他们无法忍受一些和嘴巴运动有关的声音,会觉得别人的声音侵入了自己的身体,而自己无法控制。
他们对这些声音的反应通常是极端的,往往包括愤怒和厌恶,有时甚至会有想要伤害发出声音的人或离开这种情境的冲动。
一些患有‘恐音症’的人,可以通过模仿产生触发声音的动作来减轻他们的症状,这可能帮助他们恢复了控制感。这些知识可能有助于我们为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开发新的疗法。”
那些天生就对一些声音敏感的人,他们真的不是“事太多”。
有“恐音症”的人,他们大脑的口面运动皮层和听觉皮层有更强的连接性
最危险的自杀时间是“周一凌晨”
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IoPPN)的最新研究发现,在自杀支持论坛中,人们最有可能在周一凌晨发帖。
这项发表于《BMCPsychiatry》的研究,分析了在“自杀守护(SuicideWatch)”论坛发布的共个帖子。这是一个在线社区,供有自杀风险的人在这里寻求关心和支持。
Reddit论坛“自杀守护(SuicideWatch)”于年创建,目前有超过28万用户
研究发现:
“自杀守护”论坛中,用户发布帖子的高峰时间是周一早上02:00到05:00。从周二到周六,帖子的发布数量都呈下降趋势;
在控制组论坛“AskReddit”(与自杀无关,只是用户之间回答问题)中,用户在周一到周五的发帖量都较高,并且在晚上而不是凌晨发帖最多;
在自杀守护论坛发帖,可能有几种原因:)传达他们的自杀计划或意图;2)使用社交媒体作为分散注意力、寻求社交或寻求帮助的手段来避免潜在的危机;3)凌晨在论坛中发帖的人多,可能是由于有自杀风险的人通常昼夜节律不佳,夜间睡眠质量较差。
在一周里:自杀守护论坛中,在周一发布的帖子占比最大;对照组AskReddit论坛中,周一到周五发帖的占比均较高。
?
在一天里:自杀守护论坛中,在凌晨发布的帖子占比最大;对照组AskReddit论坛中,在晚上发布的帖子占比最大。
Dutta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和先前的研究相符,星期一是一周中自杀风险最高的一天,之后自杀风险逐渐下降,周末的自杀风险最低。
这一结果有助于专业人员在最需要的时间提供自杀预防和干预信息,并且提示人们减少在夜间使用社交媒体,因为社交媒体的大量使用不但与焦虑、抑郁和自尊心低下有关,也和睡眠障碍有关。”
情绪调节能力差会代代相传,尤其是男孩
最近一项发表在《JournalofPsychopathologyandBehavioralAssessment》上的研究发现,有童年虐待或忽视历史的父母经常难以接受负面情绪,许多有情绪调节困难的父母将这一特征传给了他们的孩子。
图/《摩登家庭》
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招募了0名9-2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用量表评估了父母年幼时在家庭中遭受的虐待,和他们现在的情绪调节能力。研究者还测量了孩子在休息和活动时的心率变异性,作为情绪调节能力的生理指标。
研究表明:
60%的父母年幼时在家中经历过轻度虐待,8%经历过中度虐待,27%的经历过至少一种严重虐待(虐待类型包括:情感忽视、情感虐待、身体忽视、身体虐待、性虐待);
年幼时在家中经历过虐待的父母报告说,他们在情绪调节方面有着更大的挑战,如难以控制冲动、接受负面情绪、澄清情感体验、参与目标导向的行为;
父母难以参与目标导向的行为(集中注意力于当前任务,并忽视干扰),与孩子情绪调节能力差有关(通过生理指标,即孩子的心率变异性高推知);
当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差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情绪调节能力差。
?
父母的童年受虐待史与孩子的情绪能力之间的关系中,孩子的性别起到了调节作用
研究者表示:“女孩更容易接受家庭以外的关于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训练。而男孩如果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习到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就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父母幼年时的受虐待史,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将自己的创伤传递给孩子,但父母的确要注意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父母可以在压力大的时候,先休息一下再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感受,并考虑怎么做能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识别他们自己的情感,帮助孩子思考是什么事情导致了这些感受。只要与孩子多沟通,我相信父母就能培养好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近半躁郁症患者为什么不愿意吃药?临床发现,很多确诊心理疾病的患者,并没有遵医嘱服药。一项《PsychologicalMedicine》上发表的新研究,揭示了阻止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一种情绪容易在兴奋高涨和抑郁低落之间极端波动的心理障碍)患者遵医嘱服药的原因。
东英吉利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57项研究(这些研究包括调查和访谈,涉及多例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报告)进行审查,发现患有躁郁症的人中,有近一半未按规定服用药物。
研究者审查了57项与躁郁症有关的研究,这是部分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目标、实验地区、样本量、未遵医嘱服药率)
他们不愿吃药的主要6种原因是:
63%的患者怀疑药物的效果,或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实际上,服药会缓解症状,并降低症状复发的可能,而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控的);
40%的患者缺乏对躁郁症的了解(比如,不知道碳酸锂等药物可以帮助稳定情绪,不知道没有症状也要坚持服药);
33%的患者缺少社会支持(比如,很难有机会和医生沟通自己的情况,家庭成员不支持患者服药,或患者感到了社会对躁郁症的污名化);
33%的患者会忘记服药(这些方法有助于按时服药:把服药和日常活动联系起来,比如刷牙后服药,在固定的时间服药,把药放在固定的位置,写备忘录提醒自己服药);
2%的患者害怕服药后会成瘾(遵医嘱服药并不会成瘾);
2%的患者想寻找药物治疗以外的替代治疗(比起寻找什么方法替代药物治疗,不如选择心理结合药物治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对39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表明,使用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疗法,比单独使用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躁郁症患者的疾病复发)
研究者表示:“没有遵医嘱服药的患者,他们更可能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紧张,而且他们疾病复发、住院和自杀的风险也更高。”
?
躁郁症患者不愿意服药,除了患者个人的因素外,还和社会整体对躁郁症的不了解有关。不管是认为躁郁症是种治不好的、让人不可理喻的病,还是认为躁郁症是种天才才会得的、让人精力无限的病,都是不准确的。
患躁郁症是怎样的感受,患躁郁症后应该寻求怎样的治疗?我们对躁郁症有哪些误解,躁郁症患者的朋友和亲人可以怎么帮助ta?
推荐你读这篇文章,每个人都可以从对它多一分了解开始,帮助去除对躁郁症的污名化:《地狱天堂皆在脑中|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心理疗法减肥的科学证据: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你可能听说过“心理咨询会让人变瘦”之类的说法。这不是胡扯。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证明是超重人群中最受欢迎的肥胖干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心理学方法之一。
它不但起作用,还比单纯的运动、营养干预更好坚持。
最近一项发表于《FrontiersinNutrition》杂志的研究中,美国联邦大学肥胖研究小组在巴西招募了43名肥胖症患者,随机分配进3组,在30周内分析和比较不同方法对身体数据、饮食行为、焦虑和抑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这3种干预方法分别是:
教育与健康组(EH,n=2):接受营养和健康指导;
体育锻炼组(PE,n=3):运动;
交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IT+CBT)组(n=8):同时接受体育锻炼、营养指导和心理治疗(每周一小时CBT)。
数据显示,第三组(同时运动、营养及CBT干预)的志愿者不仅减掉了最多的体重(平均减重3kg),实验的退出率也最低(4.9%)。
IT+CBT方案比其他两个方案在活动水平和饮食摄入等与体重控制相关的因素上促进了更大的行为改变,从而导致更多的体重减轻。
研究人员的结论是:IT+CBT方案,比单独的EH/PE方案更有效(主要是促进了更大的行为改变)。
跟预想中的一样,在所有组中,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变化都与情绪性进食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而加入CBT的交叉干预法,可以帮助人们应对负面想法、减少情绪性进食行为、学习行为改变的策略(比如如何花时间品尝味道、慢慢咀嚼,即正念饮食)、发展更灵活的认知模式,抑郁症状显著减轻(但焦虑症状未观察到减轻)。
图/《请回答》
一名参与IT+CBT项目的志愿者说:
“我开始锻炼、睡眠质量提高,心情也更好了。我感到更少的焦虑和不安,自尊心有提高,饭前会思考和评估要吃的东西,消化更好,有更少的疲倦感。”
当然,运动和营养干预也是有用的。但运动组的放弃率最高(近50%),健康教育组的情绪性进食行为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健康教育很重要,但在肥胖治疗中也必须考虑认知方面的问题。
本期weekly就是这么多,希望你又得到了一点有意思的心理学技能。我们下周再见!??今日互动:
身材变胖/瘦,给你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毓宁、江湖边?撰文Kumaretal.,Themotorbasisformisophonia,TheJournalofNeuroscience,,DOI:0./JNEUROSCI.-2.
Duttaetal.,Temporalanddiurnalvariationinsocialmediapoststoasuicidesupportforum,BMCPsychiatry,,DOI:0.86/s-02--
Prajapatietal.,Mappingmodifiabledeterminantsofmedicationadherenceinbipolardisorder(BD)tothetheoreticaldomainsframework(TDF):asystematicreview,PsychologicalMedicine,,DOI:0.07/S6
Osborneetal.,ParentsMaltreatmentHistories,DimensionsofEmotionRegulation,andConnectionstoOffspringSelf-Regulation:ASex-SpecificTransmissionPathway,JournalofPsychopathologyandBehavioralAssessment,,DOI:0./s-02-0-4
AmandadosSantosMoraesetal,CognitiveBehavioralApproachtoTreatObesity:ARandomizedClinicalTrial,FrontiersinNutrition().DOI:0./fnut..
往期WEEKLY“敏感”的一个意外好处,以及,冥想对一半以上的人有副作用?
又有韩剧瞎拍“精神变态”了,以及,这种嗓音真的和性格有关
3种让女性害怕的追求者,以及,被霸凌的年轻人更容易有“暴力幻想”
分手前3个月就存在“语言征兆”,以及,睡不好的女性更易出现性功能障碍
打屁股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以及,33%的新冠幸存者出现精神症状
这世界太丧了,我们想做点治愈的事儿。点击名片,让我们陪着你↓看更多心理学专业文章点击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