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老年人碰到这样的病症:“腹股沟有一个肿块,不痛不痒,站着的时候会凸出来,躺下的时候肿块又消失了……”很多人为此忧心忡忡,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肿瘤。先别慌!你可能是得了“小肠气”~
小肠气是什么“气”?
小肠气
在医学上被称为:疝气,但疝并不是一种气。用医学术语来讲,“疝”就是腹壁薄弱或者缺损之后,腹腔内的内容物,通过这个薄弱区或者缺损突出,形成了疝。
老年男性更易得小肠气~
男性
更受“疝”的青睐,男性疝气的患病率是女性的15倍,且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尤其有疝气疾病家族史的人更是高危人群。
为什么老了更容易得小肠气?
原因一
人类从爬行动物进化为直立行走,不再四肢着地,站起来后,腹部的肌肉被拉开,导致腹部一些部位的肌肉相对薄弱。人体内脏比如肠子,就会离开原来的位置,通过这些薄弱部位而移位。
原因二
进入老年,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另外,许多老年人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比如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会使腹内压力增高。
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可导致腹腔内容物如肠管、网膜等经腹股沟薄弱区域突出,形成“疝”。
如何自查是否得了小肠气?
记牢小肠气发病4阶段~
第1阶段
病人站起来或用力屏气时,腹股沟的位置就会形成一个肿块,而当病人躺下时,用手稍微一摸肿块又消失了;有的病人睡一觉醒来后没有,但出去活动下又出现了,这些属于典型的易复性疝。
第2阶段
病人一站起来,腹股沟部位就会立即鼓出一个肿块,即使塞回去也会反复鼓出来;有些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病人,腹内的脏器反复脱出,和疝囊形成了粘连,即便躺着时,腹股沟位置都有明显的肿块,用手推也塞不回去,这些属于难复性疝。
第3阶段
病人往往在用力屏气或用力活动后导致肠管被卡压,病人会出现腹痛、腹胀等急性肠梗阻症状,这属于嵌顿性腹股沟疝。
※出现此类状况时,医院挂急诊!
第4阶段
出现腹痛后,未能及时予以手法复位或急诊手术,便会迅速发展成肠管绞窄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提示:由于腹股沟疝所处部位特殊,而且在发病早期对生活质量没有太大的影响,许多人便不予以重视。疝气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症状加重,甚至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者生命,故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得了小肠气怎么办?
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的疝必须通过手术来解决。疝气手术属于微创治疗,打个形象的比方,“就像用塑料袋拎西瓜,时间久了塑料袋就松了,疝气手术就是要在已经劳损老化的塑料袋下面再套一个。”手术速度快,术后恢复也快,只需2~3天即可出院,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
保守治疗
如果患者全身机能很差,比如老年人心功能衰竭,有脑梗,这种情况下若手术治疗手术的风险会很大的,这种情况可以保守治疗疝气,但是要治愈的话一定是需要手术的。
退休族该如何预防?
平衡饮食,防止便秘
便秘时过度用力易致肚内压力升高。因此,退休族日常因少食容易引起便秘、胀气、或过冷过热的食物。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含粗纤维的新鲜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多吃粗粮如全麦类和水果如香蕉等,少吃油腻厚味的肉类。
适量运动,适当减重
运动可增强腹壁力量,增强腹壁肌肉强度可以减少疝气的发生。例如做弯腰及躯体屈伸运动,可与太极拳、体操、游泳、跳交谊舞等运动结合进行。如果体重过重,试着适当减轻一些体重,如此可以减轻腹部的压力。
避免扛、提、搬重物
老年人平时去菜场、超市买菜等均不受影响,但搬重物、扛大桶饮用水等切勿尝试,因为提扛重物的瞬间腹内压力亦会急剧上升,导致疝气的发生。
避免吸烟,远离咳嗽
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其引起的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腹内压力明显升高。研究还发现,吸烟还会导致腹壁胶原纤维代谢紊乱,使腹壁强度降低。因此,避免吸烟,防止咳嗽、控制哮喘对老年人防治疝气同样重要。
保持小便通畅
在60岁人群中,有半数以上的男性有程度不等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等加重腹内压的症状。建议老年男性睡前一般不喝水,同时忌憋尿、忌酗酒、忌辛辣等,因为这些都可使前列腺充血而导致增生,从而引发疝气。
资料来源:生活健康报、健康生活、搜狐健康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
●体检发现结节、息肉、囊肿、增生要治吗?哪一个是癌症先兆?●换季全身发痒怎么办?越挠越痒怎么回事?●为啥30%的年轻人在“啃老”?究竟哪些行为算“啃老”?退休俱乐部服务
-
点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格,即可成为浙江退休俱乐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