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你的连线已经设置好了。你现在是我们的远程实习生,我们真的很需要你的帮助!”伴随着直入正题的台词,一间颇为简陋,既像办公室又像实验室的房间显示在屏幕上。正在介绍状况的家伙名叫伊恩,他口口声声说,由于连线设置太久,他打开了一场在线游戏排位赛,不能中途退出,所以一切工作都要扔给屏幕外的玩家。后来他排位赛还输了这是独立音乐游戏《节奏医生》的开头。简洁的对话,配合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了诙谐幽默的气氛。接下来,游戏直入主题:佩奇医生告诉玩家,这里主要面对的是胸口疼痛或心脏问题的病人,想要治疗他们,只要在第7拍上狠狠按下空格即可。经过一番简单培训,作为实习生的玩家直接上岗,“治愈”了一位身穿武士铠甲的患者。“按下第7拍”是《节奏医生》的核心玩法正如游戏标题所示,将节奏类玩法融入医疗主题故事,是《节奏医生》的核心创意。这个听上去似乎并不新奇,实际玩起来却相当有趣的点子,来自两位马来西亚独立开发者——HafizAzman和WinstonLee。源于现实关于《节奏医生》最早的雏形,制作人HafizAzman的说法是,由于一直喜欢弹钢琴、拉小提琴,他经常用钢琴做伴奏翻唱歌曲,用左右手同时记录一首歌里不同乐器的旋律。因此,他大学时期就开始尝试着做一个游戏,让玩家在同一首歌里分辨不同音轨的节奏,并且按在每一行的第7拍上。这种设计对于完全没接触过音乐的人来说显然过于复杂。此后,Hafiz简化了游戏结构,把原计划中分成好几行的音轨变为一行。以这个简化版Demo为蓝本,Hafiz和他的伙伴们开始将“按下第7拍”这个核心概念向更多的方向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作为故事主线的医生题材同样源于Hafiz的个人经历。上大学之前,Hafiz读的是医科专业,假期里,医院里跟着医生工作,那段时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Hafiz告诉触乐:“我听医生们与病人对话,围观医生做手术。他们的口气有的和善,有的凶狠,对护士很不客气,但总的来说,(医生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没什么风浪。”尽管大学选择了工科,但在《节奏医生》只有原型时,Hafiz医院里的日子。无独有偶,与他一起开发游戏的同学Winston,父亲正好是一名医生。手握许多一手、二手资料,二人一拍即合,将游戏里的节奏设计成病人的心跳,日常对白和流程里,也有不少与现实医生生活相似的部分。“能够通过游戏表达一些医生朋友的故事,是一件好事。”Hafiz说。具体到每一个关卡的制作上,开发团队仍然采用节奏游戏常见的做法:从音乐与游戏性入手,整个关卡的玩法确定之后,再围绕着它设计故事和演出效果。这时候,Hafiz与Winston的另一个爱好就派上了用场——他们都是音乐剧的粉丝,对《悲惨世界》等名作如数家珍。有了这层理解,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在实际开发中变得更加容易,他们知道怎样写出生活化的歌词,也知道怎样的故事更方便用音乐表现出来——在《OneShiftMore》等乐曲中,玩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剧元素。Hafiz与Winston都很喜欢音乐剧《悲惨世界》,也把音乐剧元素运用在了游戏关卡动画中9年开发年推出网页试玩版时,Hafiz与Winston还没有把自己大学期间的爱好和开发一个完整的游戏联系起来。不过,由于题材特色,当时已有不少独立游戏玩家对它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