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青春痘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一只呆猫、一只傻马、一只懵兔
尽管一季度每天都被各种事情充斥,但还是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了。因为时间有限,基本都是看的之前mark了比较久的书影音,共读了9本书、看了30部影视作品,且阅读和观影大多数以女权主题为主,暂且称称为“拳力出击”阅读季。
BOOKS
书/籍/
READINGTIME
+
1//小说类
//《绝叫》
尖叫推荐、五星好评、疯狂安利。属于社会推理派小说,在悬疑推理中还探讨了社会问题,有同名日剧,但个人认为书更好看。
第二人称视角,多线叙述,读起来抽丝剥茧、引人入胜、代入感很强。女主铃木阳子被发现死在独居的公寓里,尸体被她养的十一只猫啃食,她是如何一步步落入如此田地?作为推理小说就不进行情节上的剧透了,你不仅能看到精巧的诡计,也伴随主角经历了一个时代及青中年女性的所有困境。一定要看!!!
《绝叫》
[日]叶真中显
推荐指数:★★★★★
//《ZOO》
乙一短篇推理故事级,偏恐怖惊悚向,惊叹于作者的想象力和暗黑,各类设定都饶有趣味,值得一读。
个人喜欢《七个房间》《衣橱》《神的诅咒》三个故事。
《ZOO》
[日]乙一
推荐指数:★★★★
+
2//社会学、心理学类
//《厌女》
“厌女”应该是年度仅次于“内卷”的年度热词了,本书算是比较科普的畅销书写法,围绕“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同性恋憎恶”“厌女症”,加上大量实证案例,就算不太了解女权理论的人也可以轻松愉快地阅读下去。
读它的契机是为了加豆瓣一个激进女权小组(结果等我把这篇文章发出来,此豆瓣小组已被炸掉......),读下来非常流畅而且对身为女权主义者的我也有很大启发。这么多年在家庭中我一直作为“父亲的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一度选择了“父亲的语言”实施对母亲的压迫与剥削。去年开始我才真正重新思考母女关系,重新作为“母亲的女儿”支持母亲,或者说尝试放弃“女儿”的席位(父权制家庭关系中“父亲”“母亲”“女儿”“儿子”这些表达家庭关系的词语也有浓厚的厌女倾向,不过是父权给予的“位置”),从女儿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和父亲对话。
厌女症根植在社会文化中,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不厌女的,一个女权主义者也存在厌女症,但是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需要终身和自己的厌女倾向抗争。
《厌女》
[日]上野千鹤子
推荐指数:★★★★★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紧接着《厌女》一书读的,相比《厌女》会有一定阅读门槛,但真的非常喜欢,就像豆瓣书评里写的“我现在的心情宛如第一次读到《资本论》的19世纪工人”。本书中上野千鹤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女性在私人领域的再生产,讨论了家务劳动与再生产劳动、生产与再生产在女性身上的矛盾之处,以及资本主义与父权制如何合谋使得女性始终处于屈从地位,作者认为因女性的三重身份——妻子、母亲和资本市场中的劳动者,也受到三重压迫,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性阶级。因为涉及学术概念比较多,便借参加读书会的契机整理思路和感受,更详细的内容之后会整理成文发布,在此就不做更多的阐述。
不过某次参加读书会,在场男性试图用“两性都是收到资本的压迫”的话语来消解性别矛盾和差异,但正如书中所说:“女权主义的首要敌人就是男性......只有他们才天真地认为男人和女人可以面对共同的敌人一起战斗。”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日]上野千鹤子
推荐指数:★★★★★
//《饱食穷民》
书名四字凝练地概括了主题,通过许多个体访谈描绘了80/90年代处于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社会——保险热、小额贷款、、消费主义、暴食症......人不断被“现代”“科技”“机器”追赶而忘记本质需求,对现在的中国社会也有一定的参考和警示价值,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或许也正在经历“曾经的日本”。
因为是通过大量现实案例,所以读起来非常流畅,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很多内容仅点到为止,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饱食穷民》
[日]斋藤茂男
推荐指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很可爱的小书,披着童话故事的外溢,带着读者与蛤蟆先生一起经历了一场完整的心理咨询和抑郁症疗愈的全过程。可以在书中看到心理咨询中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
同时,通过探索蛤蟆先生自卑、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源头,以及他如何通过摆脱“婴儿状态”,真正长大成人,为我们的自我探索、引导提供了一个模板。
就像书中苍鹭说的那样,“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英]罗伯特·戴博德
推荐指数:★★★★
//《独居日记》
作者梅·萨腾在事业正盛之时选择隐居避世疗愈自己的抑郁症,写下这本书时她已60多岁,而到80多岁她都一直处于独居状态。文字中有着女性作者独有的细腻、敏锐、真实和诚恳,记录了许多生活琐事与观察、自己的思考与创作过程、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和感悟。
独居并不全然是美好,并且身为一名60年代的同性恋作家,在经历了伴侣离世以及抑郁症的折磨,却依然能够说:“穿越痛苦的惟一途径是经历它、吸收它、探索它、确切地理解它是什么,以及它意味着什么”。日记的絮语始终是平和的,传递着一种宁静的力量,一种在孤独中自省,始终把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力量,并通过文字传递,让当时美国的女性获得了自我成长的能量。
“说来也奇怪,朋友、热恋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唯有独处,在这独处中探究、发现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才是我真正的生活。缺少干扰,没有关心和气恼,生活变得乏味。然而,只有当我独处,环视这屋子,重温旧时和它的谈话,我才充分品尝到生活的滋味。”
《独居日记》
[美]梅·萨腾
推荐指数:★★★★☆
//《爱情笔记》
作者用哲学的话语解构了一个简单通俗老套的爱情故事——一对恋人如何相遇、热恋、吵架、分手然后进入新恋情,然后伴随着作者的哲思,探讨了关于爱与自由的平衡、私密空间、对幸福的恐惧等等,是一次新颖的阅读体验(可能也是因为我读书太少)。
作者从始至终都是从内省的角度表达对爱情的思考,充满了哲学情怀,如果你经历过爱情你会发现书中每一个情节和作者的遐思中都有你自己的影子,但将其剥离出来解析又会觉得非常理性、冷峻,难免让人对爱情产生失望的情绪。
情感的复杂性是用任何分析都无法定义的,我们陷入一次又一次爱情的循环中,“如果你想要无休止的重复,就去跟很多不同的人约会。如果你想要无穷无尽的变化,就跟一个人呆在一起。”
《爱情笔记》
[英]阿兰·德波顿
推荐指数:★★★☆
//《个基本》
当作厕所读物翻翻是不错的选择,作者写下条自己建立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基本准则来践行和巩固自己的价值观,类似几年前很火的“微习惯”概念,不过说了那么多最重要还是你先要能写下个对于你来说重要的“原则”并付诸实践。
《个基本》
[日]松浦弥太郎
推荐指数:★★
MOVIE
电/影/
WATCHINGTIME
看了2部剧,28部电影,基本涵盖了各种类型,质量也参差不齐,挑一些喜欢的推荐给大家。
+
1//女权类
//《斯隆女士》
尽管结局颇有些政治童话,但不影响其剧情反转不断带来的惊喜。强大、无情的斯隆女士在华盛顿政界叱咤风云,闪耀着女权主义的光芒。
“如果你没有diao,那么监狱不算是个坏地方,我们不会在别人身上发泄,自己解决就行。”斯隆女士slay~!
推荐指数:★★★★☆
//《女生要革命》
起因是妇女节看到豆瓣广播,某高校女生在涂鸦墙上写上moxie一词,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下发现正是这部电影。一个高中女生受新同学以及曾经是女权主义者母亲的影响,逐渐开始反思并反抗学校里的各种性别歧视现象,继而在校园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是一个非常套路化的青春校园故事,极其政治正确,但依旧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NoMoreSilence!
MOXIEMOXIEFUCKPATRIATCHY!
推荐指数:★★★★☆
//《三振集团英语托业班》
一个被名字耽误的韩影。据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三个业务能力很好但因为性别却只能在公司里做边缘化工作的女性好友,偶然发现公司中的阴谋事件并努力揭发的故事。本片不能说是女权主义应聘,其内核依旧是韩影中最喜欢的“小人物对抗大体制”、“大韩民国对抗全球化阴谋”,但依旧有着女性互助的光芒,不得不说女孩子真是这世上最可爱的生物。
推荐指数:★★★
//《狩猎》
美版大逃杀之姐姐给个姬会,相信大部分人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全程就是反转!爽!贝蒂·吉尔平太帅了。
推荐指数:★★★☆
其他同类推荐:《前程似锦的女孩》,《我很在乎》
+
2//科幻、动作类
//《扎导版正义联盟》
非常扎导的暗黑风,但就像当初看《守望者》的时候,一开始想的是,干!什么鬼电影这么长!看完之后只剩下目瞪狗呆.
刷了2边,4个小时一点也不觉得长,人物成长饱满、剧情发展比起前一部《正联》逻辑严密合理,配乐、配色、构图堪称典范,慢镜头机具艺术感,于此相比院线版可以打0分。
扎导的剧情规划已经曝光了,太想看扎导镜头里的大超黑化了,但目前来看已经没有机会看到下一部了,也难怪DCF粉都吐槽DC最大的敌人是华纳。
推荐指数:★★★★★
//《旺达幻视》
前三集西景镇内外借助电视机的画幅转换,很有想法,虚实交界下的真相探寻和填坑复联2的女巫起源,第四集的关键转折也完成的非常好,正式进入漫威布局。旺达实在是美强惨代表,最后两集幻红两场告别戏活生生把我虐到了。
推荐指数:★★★★☆
其他同类推荐:《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
3//悬疑类
//《血腥地狱》
低成本惊悚片,个人认为完成度相当不错,有料有梗,血浆飞溅,不停反转,看着挺爽。喜欢B级片的一定不能错过。
推荐指数:★★★
//《魔鬼代言人》
最近看了几部同类型的宗教惊悚类电影,包括德普的《第九道门》也相当不错,但为什么推荐这一部呢?因为基努里维斯实在是太帅了(尖叫)。这类影片的主题大致都是,魔鬼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在你做出抉择的那一瞬间,就是选择是否与魔鬼为伍的瞬间。而主演从事法律也很值得玩味,不知道是否有在讽刺法律都是在为权贵服务的意味。
推荐指数:★★★☆
+
4//历史类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开年看到的最佳了。故事背景是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和平抗议演变成了与警察和国民警卫队的暴力冲突,以及之后对这次暴乱的主要领导者的审判。
整体的节奏非常抓人,事件的回顾与审判进程的结合非常到位,审判时对黑人当庭诉诸暴力,以及最后汤姆·海登放弃辩护而念出越战死亡士兵的名字时两次泪目。每次的审判戏充满力量,电影揭开的社会议题也非常值得深思,可以审判人,但审判不了思想。
推荐指数:★★★★★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啦~谢谢大家~
祝你健康!
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