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一

女性不孕症是指婚后有正常规律的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而两年未妊娠者,依据其是否有妊娠史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8%~17%。引起不孕的原因既有生殖系器官或生殖轴各环节的因素,也有全身因素和配偶的因素,但以输卵管阻塞和排卵功能障碍最为多见。研究分析显示,原发性不孕以排卵障碍为主,继发性不孕以输卵管病变为主。针灸治疗不孕不育有独特优势,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反应。现将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各类型不孕症的应用简单介绍如下:1、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输卵管因素约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2,已成为女性不孕症的首要病因,临床主要表现为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大多为非特异性输卵管炎所致。血瘀是本病的本质特征,或兼肾虚,或兼气滞,或兼寒湿或湿热。针灸治疗此类不孕症多为针药结合,中药或内用或外用或内外合用,或配合输卵管通液术、宫腹腔镜治疗。针药结合对输卵管炎症具有明显抑制和增强局部的免疫作用,可显著提高疗效。2、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症的25%~30%,主要表现为卵细胞的发育成熟障碍及卵细胞的排出障碍。常见的原因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功能低下、高泌乳素血症、低促性腺激素、垂体腺瘤等,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主要原因。针灸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来诱导促排卵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相对于西药促排卵治疗,针灸疗法无明显毒副反应,治疗后的妊娠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且流产率低。从单纯针刺或针灸结合到针、灸、针灸结合分别与中药或西药结合,或用手法,治疗方法多样。有数据统计分析显示,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好,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药疗法会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因此,针灸可作为配合现代助孕生殖技术的安全有效手段。3、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黄体功能不全(LPD)在不孕妇女中占10%,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膜样痛经、月经量少、闭经、不孕、早期流产或反复早期流产或经前期综合征等,也是试管婴儿不易成功的主要因素。西医认为其由卵泡发育不良、生殖激素紊乱、卵巢血供障碍及自身细胞改变、细胞因子异常、免疫功能障碍及微量元素缺失等多方面因素引起。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由肾虚所致,同时与肝郁、脾虚、血瘀等因素相关。提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妊娠率。针对LPD,西医主要采取辅助黄体功能(黄体功能刺激、黄体功能替代)、促进卵泡发育等对症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不佳,且有一定的副反应;针灸疗法或针药结合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等方面均优于西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可从整体上调节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功能。4、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患病率占育龄期妇女的5%~10%,占不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临床以不孕、多毛、无排卵及月经不调等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特征性的血清雄激素及LH水平上升而FSH正常等。肾虚为致病之本,肝脾功能失调为重要病因。针刺可通过对PCOS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影响,来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提高排卵率[46]。对促排卵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和降低药物用量,减少或者不出现药物所引起的一系列副反应,明显降低了促排卵LUF发生率,而排卵率和妊娠率明显提高。参考文献[1]赵志丹.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1(3):75-77.[2]贺向民.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病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4(4):-.[3]姜卉,付金荣.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近况综述[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33(5):61-63.[4]王冬梅.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J].山东中医杂志,,28(1):46.[5]刘淑杰,吴跃军.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体会[J].四川中医,29(3):96-97.[6]游启凤.腹腔镜结合电针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观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oxinkeji.net/byjf/9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