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医生治不好抖腿病,却能治愈你的心

如果说在3月份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游戏,那我一定会想起《节奏医生》。这款2月底发布的音乐游戏,Steam上好评如潮,好评率高达98%。

一款像素风的节奏游戏,为什么会口碑爆棚?

05:41

点击视频,声影俱佳

这是节奏医生第二幕结尾的关卡,当时我被它的创意彻底惊艳到。

游戏毫无预兆,从全屏自动切换到窗口模式,音乐缓缓响起,窗口随音乐浮动于桌面,弥漫出优雅、惬意的味道。指尖卡着节拍,敲下空格键,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觉被同时激活,整个人心神荡漾。

无需手忙脚乱的滚键盘,也没有复杂的谱面。跟随音乐节奏,内心默念:

数到7的时候,按下空格键,这么一个极简的设计,成就了节奏医生的核心玩法。

简单嘛?很简单~好玩嘛?非常好玩!

围绕着核心玩法,开发者的脑洞创意弥散开来,《节奏医生》从而与众不同。

没错,你卡了

如果纯粹炫耀脑洞,全屏变窗口,花里胡哨的左右横跳,《节奏医生》算不上优秀,这副数到7按空格键的骨架上,包裹着有血有肉的故事。

游戏呈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冰山一角,音乐人靠咖啡撑着身体熬夜,熬到大脑一片空白才能写出自己的歌曲,以医院。

医院的咖啡馆,服务员妮可整日忙碌,想换一份工作。

两人的相遇,像极了《志明与春娇》的桥段,相互倾诉烦恼,逐渐萌生好感,第二幕的关卡,用游戏独有的互动形式,呈现了男生内心的情感,从犹豫不决到下定决心,一路狂奔。

这让我想起《艾迪芬奇的记忆》,那个在鱼罐头加工厂切鱼的路易斯,用游戏这一载体,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两款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艾迪芬奇的记忆》

《节奏医生》带有一点Metagame的元素,医院的远程实习生,医生们经常呼唤屏幕前的玩家,让你帮忙用节奏疗法,救治其他患有心脏病的患者。

但是面对千奇百怪的患者,医生也感到力不从心。

换岗交接班,佩奇医生应付病人的询问,后面还有39个病人排队,病人问东问西,佩奇有些不耐烦,她并不清楚,病人的老伴也住了院;

病房的电视上,一名政治家对医疗改革大放厥词,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政治家说了什么,每个人的心思都由不同的烦心事所占据。

对佩奇医生来说,工作使她身心俱疲,却因为同事的迟到而不能按时下班回家。她正准备对迟来的同事发火,却得知同事的妈妈生病了,临时护工有事,同事不得不照顾母亲。佩奇医生突然意识到,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一首《轮班之歌》,道尽了从医的心酸:

倒是看看我多忙!

一堆破事在手上!

早知就不该学医。

当朋友都已远离我,

我孤单一人拼搏着,

酒桌约会,婚礼咖啡,

去不成的只有我。

看,这就是我的生活,

朋友们请听我诉说,

不是我不想来欢聚,

……可他们更需要我。

两年前我曾看过一篇英文文章,叫《HowLongHaveIGotLeft》(我还能活多久)。作者是一名医生,讲述自己确认癌症之后对生命的一些思考。文章的最后,带病坚持工作的医生有些撑不住,对自己说:“我无法前行。”(Ican’tgoon.)然而很快接上了一句:“我仍将前行。”(I’llgoon)。拖着疲乏的身体,走进手术室,继续自己的追求。

医生是一种每天徘徊在病人生死之间的职业,生离死别与哭声是工作环境的背景声,在无处安放的沮丧中,医生必须隔离个人感情,这是走向医学的毕竟之路。

Netflix纪录片《纽约医生日记》

《节奏医生》的主题,可以用《当呼吸化为空气》里的一段话很好地概括:

我们(医生)背负着无形的枷锁,肩负着生死攸关的责任。也许病人鲜活的生命就握在我们手中,但死神总是最后的胜者。就算你是完美的,这个世界却不是。秘诀在于,支撑我们继续下去的秘诀在于,明白打从发牌的那刻起,你已必输无疑,你会手滑,你会判断失误,但即便如此也要拼尽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你永远无法到达完美的境地,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你能看见那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进曲线。

这段话对于玩家扮演的实习生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无法达成s+的评分,但通过不懈努力和追求,我们的水平将提升到接近完美。

无论是玩法还是故事内涵,《节奏医生》的表现堪称年最佳独立游戏之一。

文案:魏同学

剪辑:魏同学

配音:橘猫,盯上你了

《节奏医生》也已经在TapTap开启手机版的预约了。那么各位玩过游戏的朋友,这款游戏玩到第几关了?《节奏医生》是一款讲故事的音游,评论区如果有医学专业或者从医的朋友,也欢迎来分享你们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oxinkeji.net/byjc/13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