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当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后,我便开始尝试构建自我认知体系。慢慢地我发现,音乐能力是我的一个短板,甚至是“无法改进”且“不可逆转”的缺憾……
据母亲回忆,我在婴幼儿时期就对音乐毫无感知。当别的小孩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身体左右摇摆的时候,我却异常淡定。
上学期间,我最发愁的课程不是语文数学,而是音乐。特别当音乐老师点名唱歌的时候,我便立刻低下头。音色不佳,五音不全的我在唱歌面前,毫无自信可言。
庆幸的是,我恰恰是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年,《菊花台》发行,素来对流行音乐不感冒的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这悲感伤秋的歌词。每每听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万物凋零、红尘凉薄的景象。
我突然意识到,音乐除了韵律之美,情感之美外,还有歌词意境之美。或悲或喜,或深或浅,每首歌词都是语言的延伸,情绪的表达。于是,我养成了品读歌词的习惯,借助歌词沉醉在音乐的海洋。“感知歌词”也成为我和自己“音乐认知障碍”和解的良方。
基于歌词的音乐认知能力,我逐渐找回自信。每逢朋友聊起音乐,我也能浅谈一二。前不久,经